刘传斌

+收藏:http://liuchuanbin66.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刀笔薄意有知音
2012-03-18    浏览(830)    作者:刘传斌    来源:工艺美术大师 刘传斌 官方网站

俗语有云:“盛世重藏珍。”在世人所喜爱收藏赏玩的珍宝中,寿山石雕因其“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受到国内外收藏家和鉴赏家的青眯。“天遣瑰宝出闽中”,寿山石收藏能够沿袭不衰,不仅是因为寿山石独特而瑰丽的材质,其中更有一代又一代寿山石雕刻家的心血融铸在其中。

在如今的中青年寿山石雕艺术家中,刘传斌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名字。他自幼喜爱美术,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及受到寿山石理论家方宗珪老师的指导,专心研习寿山石薄意雕刻,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省民间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一个又一个头衔所体现的就是人们对刘传斌艺术成就的认可与推崇。
在福建,寿山石雕有东门和西门两大流派,东门流派擅长圆雕,而西门流派则是精于薄意雕刻技法,将寿山石雕引入一个诗意融融的境界。这种雕刻技法所创造出的画面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绰绰,很适合中国画的意境。因此,薄意创作者往往也兼精绘画,而刘传斌擅长把中国画那种重意境和人物面部表情的方法结合进寿山石雕中,使其创作的寿山石雕作品易与观赏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效果,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在刘传斌的雕刻刀下气与势的营造,刀与石的经营,实与空的置换,心与物的交融都得到了统一与升华。每一件作品不仅体现出雕刻者的技法刀工,还展现了与中国书画艺术一脉相承的诗情画意。
近年来,刘传斌的雕刻技术越发娴熟。例如他近期的作品《国色天香》,在四块荔枝冻石印章上分别用薄意雕刻技法勾勒出贵妃赏花,昭君出塞,西施浣纱,貂蝉拜月四个情境。四幅小景犹如四幅立体画卷,图画中人物形体匀称,动作流畅,神情活泼。衣裙纹路,发髻配饰全都精致入微。绽放的牡丹,毡帽的绒边,提篮中的纱线,衣裙的绣边,腰间的配饰也无不细腻周全。薄意技法的运用,更是让画面立体生动,富有层次感。在光线的照射下,四位美人仿佛要从印章中翩然而出。
而刘传斌的另一件作品《独钓寒江》则是一块芙蓉晶石。雕刻者对石材经过细致的揣摩,巧妙地运用石头的色泽,雕刻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境。芙蓉石本身的白色如同纷扬铺满天地的大雪,一抹橙黄被雕成一丛枯黄的芦苇,而红色则被点化为雪里红梅。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坐在船头垂钓,真可为:独钓寒江雪,冰雪消融选择了无声,告诉我寒江的坚忍,芦苇摇曳忘却了留影,暗示我秋水的,蓑笠翁禅定般的忘我,钓竿两头有一场持久的角逐,注定了孤舟不孤神者入神,一派怡然自乐,悠闲安详的样子。在这一件作品中,刘传斌揉杂了多个门派的技法用于表达作品的意境。因为他深刻明白应该让雕刻技法服务于作品的表达,当用则用,当减则减。而不该让表现迁就于技法,刻者情感的表露和观赏者心灵的共呜才是雕刻一件作品的最终目的。而这一件《独钓寒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石朴韵雅,  艺传桃李”可以说,刘传斌的作品中,发掘并融入了生活与自然界的美。同时他兼习西洋画、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以及雕塑作品上的线条运用方法,融汇诸家之长,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他所雕刻的花鸟、人物、山水等各色题材作品,总能让欣赏者从疏密相间的作品布局中体会到诗情画意的意境。雅气石材、诗情题材和简约雕工,这三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文雅的格调,将刘传斌大师良好的艺术素养表现无遗。
目前,除了自己喜爱的雕刻之外,刘传斌还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担任客座讲师,负责讲授寿山石雕刻、雕塑等,他通过作品感染以及言传身教,将更多的美术爱好者加入到寿山石雕这一艺术宝库中来,让寿山石爱好者鉴赏者的队伍得到壮大,也为寿山石雕艺术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标签:刘传斌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